蕝
拼音: jué   注音:ㄐㄩㄝˊ
部首:艹   部外笔画:12   总笔画:15
简体部首:艹   简体部外笔画: 12   简体总笔画:15
繁体部首: 艸   繁体部外笔画: 12   繁体总笔画: 18
五笔86/98: AXQC   仓颉:TVFU   郑码: EZRY   电码:5611
笔顺编号:122554444355215   四角号码:44917   UNICODE:855D
基本字义
 来自http://www.aies.cn jué   ㄐㄩㄝˊ
-  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茅束:“置茅~,设望表。”
 -  标志。
 - 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
 -  古代行泥路的用具。
 -  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:“帆边渔~浪,木末酒旗风。”
 
 
方言集汇
 来自http://www.aies.cn - 粤语:zyut3
 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ziet8[客英字典]ciet8cot7[海陆丰腔]ziet8[梅县腔]ciet8
 
 
《康熙字典》
 来自http://www.aies.cn 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蕝 ·康熙筆画:18 ·部外筆画:12
 - 《唐韻》子悅切《集韻》租悅切,��音撮。《晉語》楚爲荆蠻置茅蕝。《註》蕝謂束茅而立之,所以��酒。 又通蕞。《前漢·叔孫通傳》與其弟子百餘人爲綿蕞。《師古註》蕞同蕝。 又《纂文》蕝,今纂字。又祖芮切,音橇。《唐韻古音》引《史記·夏本紀》泥行乗。註:徐廣曰:他書或作蕝。索隱曰:蕝音子芮反。 又《六書正譌》小也。
 
 
说文解字
 来自http://www.aies.cn - 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蕝
 - 朝會束茅表位曰蕝。从艸絕聲。《春秋國語》曰:“致茅蕝,表坐。”子說切
 
 
English
 来自http://www.aies.cn handfu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