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韛

拼音:bài   注音: ㄅㄞˋ

部首:   部外笔画: 10   总笔画: 19

简体部首:   简体部外笔画:10   简体总笔画: 19

繁体部首:   繁体部外笔画: 11   繁体总笔画: 20

五笔86:NHKE   五笔98: NKGE   仓颉: DQTHB   郑码: XJML  

笔顺编号: 5212511521221325112   四角号码: 44527   UNICODE: 97DB



基本字义

bài   ㄅㄞˋ
  1. 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:“敌人有伏地道内者,便下柴火,以皮~吹之。”

方言集汇

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pi6pai6[客英字典]pai5[台湾四县腔]pi5pai5

详细解释

  • bài

〈名〉

  1. 古代的皮制鼓风囊。俗称“风箱” [bellows]
    1. 为炉灶,使人隔墙鼓韛,盖不欲人觇其启闭也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  2. 又如:风韛,韛拐子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戌集中》《韋字部》 ·韛 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0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��步拜切,音憊。《玉篇》韋囊,可以吹火令熾。亦作��。《廣韻》或作��。《集韻》或作��。 又《集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本作箙。詳竹部箙字註。


与"韛"相关的词语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