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
拼音: tái tāi 注音:ㄊㄞˊ ㄊㄞ
部首: 艹 部外笔画:5 总笔画:8
简体部首:艹 简体部外笔画: 5 简体总笔画: 8
繁体部首:艸 繁体部外笔画: 5 繁体总笔画: 11
五笔86/98: ACKF 仓颉:TIR 郑码:EZJ 电码: 5377
笔顺编号: 12254251 四角号码: 44603 UNICODE: 82D4
基本字义
转自http://www.aies.cn tái ㄊㄞˊ
- 隐花植物的一类,根、茎、叶的区别不明显,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:青~。~藓。~原。
方言集汇
转自http://www.aies.cn - 粤语:toi1toi4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toi2[客英字典]toi2[海陆丰腔]toi2[梅县腔]toi2[客语拼音字汇]toi2[东莞腔]toi2[陆丰腔]toi3[宝安腔]toi2
详细解释
转自http://www.aies.cn - ——“舌苔”( shétāi)
- 舌上的垢腻
- 另见 tái
《康熙字典》
转自http://www.aies.cn 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苔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5
- 《唐韻》徒哀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堂來切,��音臺。蘚也。《淮南子註》靑苔,水垢也。《陸龜蒙·苔賦》高有瓦苔,��有澤葵,散岩竇者曰石髮,補空田者曰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水曰陟釐。《述異記》苔,又名重錢,呼爲宣蘚,南人呼爲姤草。 《集韻》亦作菭。
English
转自http://www.aies.cn moss, li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