荋
拼音: ér 注音: ㄦˊ
部首:艹 部外笔画: 6 总笔画:9
简体部首:艹 简体部外笔画:6 简体总笔画: 9
繁体部首: 艸 繁体部外笔画:6 繁体总笔画: 12
五笔86/98: ADMJ 仓颉: TMBL 郑码: EGL
笔顺编号: 122132522 四角号码:44227 UNICODE: 834B
基本字义
ér ㄦˊ
- 草多叶的样子。
方言集汇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ji2[客英字典]ji2[海陆丰腔]ri2
- 潮州话:re5(zûr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荋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6
- 《玉篇》《直音》��讓之切,音而。草多貌。 又草名。《馬融·廣成頌》芝荋菫荁。 又亭名。《說文》沛城有楊荋亭。又《集韻》汝來切,音腝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荋
- 艸多葉皃。从艸而聲。沛城父有楊荋亭。如之切